いっぺん、死んでみる?
月曆
現在時間
自我介紹

最新記事
文章分類
來訪人數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是有關於M型社會,
我覺得裡頭敘述的想法跟我很接近。
我覺得裡頭敘述的想法跟我很接近。
M形化社會形成的原因
『根據2008年的統計資料,有更多的中產階級已消失不見,
25年來竟銳減82萬戶。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跌落到中下階層,
台灣財富分布明顯走向M型化,不僅小康階層變窮,
低收入者還變得更窮。
25年來竟銳減82萬戶。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跌落到中下階層,
台灣財富分布明顯走向M型化,不僅小康階層變窮,
低收入者還變得更窮。
中產階級從字義上來說,基本是指有穩定收入與資產,
具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者。
中產階層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扮演很大的穩定作用。
這群人通常是專業人士、學者、 知識份子,或是民營企業、公家機關、
政府部門的中級管理階層等。
中產階級既不像上層社會的人士擁有巨大財富,
也不像低收入戶者那樣必須靠社會福利保障生活。
具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者。
中產階層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扮演很大的穩定作用。
這群人通常是專業人士、學者、 知識份子,或是民營企業、公家機關、
政府部門的中級管理階層等。
中產階級既不像上層社會的人士擁有巨大財富,
也不像低收入戶者那樣必須靠社會福利保障生活。
越來越多人覺得自己已不算是中產階級,因為物價總是漲得比收入快,
各行業的工作者幾乎都改用大眾運輸工具代步,而不敢搭計程車或是開車,
縱使是銀行從業人員或是公務人員,
有著人人欣羨薪水,同樣也覺得入不敷出。
各行業的工作者幾乎都改用大眾運輸工具代步,而不敢搭計程車或是開車,
縱使是銀行從業人員或是公務人員,
有著人人欣羨薪水,同樣也覺得入不敷出。
根據經建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從原本的倒V型快速邁入M型化,
中產階級的比重從4成快速降到3成,在減少的82萬戶中,
有2/3的中產階級向下流動,只有1/3的人晉升到M型右端富人階級。
中產階級的比重從4成快速降到3成,在減少的82萬戶中,
有2/3的中產階級向下流動,只有1/3的人晉升到M型右端富人階級。
台灣的貧富差距已連續6年超過6倍,
越來越多的家庭繳不出孩子的營養午餐費。
而在貧窮邊緣的「近貧一族」也逐年增加。
越來越多的家庭繳不出孩子的營養午餐費。
而在貧窮邊緣的「近貧一族」也逐年增加。
其實台灣走向這樣的發展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因為依現代社會的經濟運作方式進行,M形化社會是必然會發生的經濟現象。
有人不禁會問此話怎說?讓我來跟各位簡單說明。
因為依現代社會的經濟運作方式進行,M形化社會是必然會發生的經濟現象。
有人不禁會問此話怎說?讓我來跟各位簡單說明。
各位都知道財富是不斷快速的集中在少數人的身上,
既然財富有80%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那麼其他人就只剩下20%的財富可分,
而在此同時財富仍不斷的向有錢人集中。
這麼一來,其他人可分到的財富就更少了。
既然財富有80%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那麼其他人就只剩下20%的財富可分,
而在此同時財富仍不斷的向有錢人集中。
這麼一來,其他人可分到的財富就更少了。
更何況,這世界有80%的財富是由債務轉化而來的,
一般人不但分不到錢,反而負債累累。
因為既然富人有錢,
那麼債務自然不會落到富人的身上,而是落到一般人的身上。
在賺不到錢與背負龐大債務的情況下,一般人的生活自然是苦不堪言。』
一般人不但分不到錢,反而負債累累。
因為既然富人有錢,
那麼債務自然不會落到富人的身上,而是落到一般人的身上。
在賺不到錢與背負龐大債務的情況下,一般人的生活自然是苦不堪言。』
我也曾經在知識+問過,內容是問說「經濟衰退問題是否與M型社會有關?」,
當中我也提到,富人的財富一直累積,不去流通,那錢當然都會聚集在那邊,
而一般比較不富有的,也因為錢都被富人賺去了、藏起來了,
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當然就少,
自然而然東西漲價、失業率增加、生產力萎縮、競爭力更是落後其他人,
也就是上文中所提到,
如同只剩下20%的錢給一般人去分,這樣子當然分不多,
再這樣發展下去,情況只會更極端,
到時如果真成為了V型社會,那麼跳樓的人一定會更多了。
富人。這一個對我而言非常遙遠的名詞,我渴望它、想實現它、更想創造它,
但如今的我,根本連邊都摸不著,更別說是與富人一詞有任何相關了,
雖然我譴責富人,但我也想成為富人,人性嘛,誰不相望自己有錢呢?
PR
Comment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Trackback
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 |